这片领地、这片国中之国,是这对夫妻一手操办起来的。起初,他们二人相见于微时,共同谋划出一场精巧的计谋,从一个老贵族手里骗来了一小块土地,等那位贵族死后,他们多方派人将自己的计划稳步推进,顺利地蚕食了贵族剩余的地产和以那些地产为生的佃户。为了继续骗过北方的那位皇帝,他们从这整个帝国的西南角落一层一层打点到帝国的权力中心,每年为了操办此事,一点也不惜财力人力,最终他们成功地令在位的年轻皇帝相信那位老贵族并没有死,并一点一点地将这位老贵族和他的领地的事忘到脑后,似乎少那么一个人、缺那么一块土地,对庞大的帝国来说一点也无所谓。事情掩饰到了这个程度,那对夫妻在十几年不停顿的操劳之后才能稍稍松一口气,并像真正的主人那样巡视自己脚下的土地和在土地上劳作的人口,这些都是归他们所有的,直到这时,他们才在心里确认了这一点。

领地所在的行省并非传统以来中央所关注的焦点,这里素来没有实力成为经济大省,相反却称得上是一片贫瘠之地,中央所希望的无非是治理好此地的洪水,使每年灾民的数量不至于多到对权力构成威胁。一俟取得对领地实际的控制权以后,夫妻二人便每年为防治洪水的问题着忙,老贵族生前留下了一批精明强干的家臣,这些家臣自然继续为夫妻二人所用,他们将家臣的队伍重新整编,令其中识得文字的查阅古籍中记载的治理洪水的方法,令其中敢于赴死的取道异邦寻访治理洪水的人才,余下家臣则被分批散往领地各处绘制山川地图走访当地百姓。如此度过三回寒暑,当初的安排渐渐收回成效,防治洪水的工程在领地四处兴建起来,夫妻二人的土地上再也见不到一次洪水、看不到一个灾民。二人乘势追击,将经过实践检验的这一套洪水治理术推销给行省的直隶总督,此时那一群家臣已经被锻炼为治理洪水的专业人才,此后数年间,这些家臣因地制宜,针对洪水在全省兴建起一批同样有效的防治工程,每年洪水带来的灾祸因之大大削减。总督因治水有功受到的朝廷赏赐有多少自不必说,夫妻二人在治水前和总督签下的秘密协议也得到顺利兑现,此时实际受到二人掌控的领地面积已经超过全省面积的一半,民间已经有人将夫妻两人称作双王。

然而这十几年间发生的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,二人的野心是窃取整个帝国。为了这个目的,夫妻两人从来不敢贪恋享受,而是将那个至高的意图放在心中,像思念神明一样每天在脑海中复习。两人领地的版图在时间中悄悄增加,一起增加的还有他们的年岁,他们一直在权力的边缘试探,领地每多增加一寸都意味着背后紧张兮兮的求索,当他们终于将自己的权力布展到整个行省的时候,他们已经老得开始感到疲惫了。两个人意识到,窃取整个帝国的目标已经无法在他们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完成,一获得这样的认识,他们就坦然地将之接受下来,余下来所需要做的就是对身后事详细的安排。可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子嗣,妻子也早早过了生育的年纪,断绝子嗣是他们主动做出的决定,然而,他们也绝对不希望将自己苦心经营的权力交到一个陌生的后辈手里,他们只希望掌管帝国的那个人是他们自己。他们二人之间分享着一种关于轮回的信仰,这个信仰认为,只要一对夫妻在六十岁之前携手自尽,那么二十年后他们两个人的灵魂还会进入到两个年轻人的体内,并重新结合在一起。

他们将公开服毒自尽的消息在一个月之内传遍了领地的每个角落。人们脸上都是不解和恐惧,他们不明白领袖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自尽,更何况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孩子,有些善弄机巧的人在民间散布了一种谣言,他们说领袖原来是异邦人,并信仰着异邦的一种宗教,此次选择自尽是遵从了教义的指示。不管谣言如何四布,人们如何不解,还是有不少人自发结伴赶往领地中心,送二王最后一程。从四处赶来的人慢慢聚集起来,家臣负责每天喂饱他们,给他们提供住处。夫妻二人看到观众已经足够,果真在约定的日子共赴黄泉,两人的尸体在获得足够的展示以后被迅速地保护下来,这才避免一些狂热的民众对尸体大胆的破坏,这些人里有人想剪下尸体的头发,有人想割下尸体的手指,所幸都未如愿。聚集在领地中心的民众又继续待了许多日,他们都不愿离开,在家臣的武力威胁之下,人们才心灰意冷地走回自己的住地。他们中的每个人,就算是最小的小孩子,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两位领袖在临死之前告诉他们的话:“你们要牢牢记住,这些话是专门对你们说的,不要以为我们死了,你们的耕作就可以不努力。因为我们要告诉你们的是,二十年后我们将在这片土地上重生,我们将重新成为你们的领袖,那时候你们将会更老,我们将会更年轻,我们还要接着统治你们的儿子、孙子,一直永远统治下去。”

民众散去以后,还剩下一件必要的事情是在秘密当中进行的,操办这件事情的人是二王生前最为信任的三位家臣,除了这三个人以外,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的内幕。他们将领袖的尸体带到一间地下密室,趁着尸体还新鲜,将头、手、脚分别从尸体上割下来,分别将二王对应的身体部位捆绑在一起,头对头、手对手、脚对脚,如此这般。又割下那里的阳具和阴门,将它们小心地放在一起。这些并拢好的尸块将秘密地埋到帝国各处,这将有利于他们的灵魂在死后和帝国的龙脉吻合。三位家臣已经做好在此后的二十年间忍辱负重的准备,有天当两个年轻人结伴从远方而来,说出那个约定的名字的时候,他们将能够卸下重担,一起庆贺领袖的新生了。

二〇二五年四月

END

封面:Georges Lacombe